Ubuntu由馬克·舍特爾沃斯創立,其*版本于2004年10月20日發布,并以Debian為開發藍本。但其以每六個月發布一次新版本為目標,使得人們得以更頻繁地獲取新軟件。而其開發目的是為了使個人電腦變得簡單易用,但亦有提供服務器版本。Ubuntu的每個新版本均會包含了*版本的GNOME桌面環境,并且會在GNOME發布新版本后一個月內發行。與以往建基于Debian的Linux發行版,如MEPIS、Xandros、Linspire、Progeny與Libranet等比較起來,Ubuntu更接近Debian的開發理念,因為其主要使用自由與開源軟件,而其他的發行版則會附帶很多閉源的插件。Ubuntu的軟件套件主要是建基于Debian的不穩定分支:不論是其軟件套件格式(deb)還是軟件管理與安裝系統(Debian Apt/Synaptic)。Ubuntu會將所有對軟件套件的修改即時向Debian作出回饋,而不是在發布新版時才宣布這些修改,而事實上,很多Ubuntu的開發者均為Debian的主要軟件套件的維護者。但是Debian與Ubuntu的軟件套件并不一定與對方兼容。換言之,將Debian的軟件包安裝在Ubuntu上可能會出現兼容性問題,反之亦然。Ubuntu的運作主要依靠Canonical有限公司的支持,但亦有來自Linux社區的熱心人士提供協助,Ubuntu的開發人員多稱馬克·舍特爾沃斯為SABDFL(是self-appointed benevolent dictator for life 的縮寫,即自封的終身仁慈大君)。而在2005年7月8日,馬克·舍特爾沃斯與Canonical有限公司宣布成立Ubuntu基金會,并對其提供1千萬美元作為啟始營運資金。成立基金會的目的是為了確保將來Ubuntu得以持續開發與獲得支持,但直至2006年,此基金會仍未投入運作。馬克·舍特爾沃斯形容此基金會是在Canonical有限公司出現財務危機時的緊急營運資金。Ubuntu的*長期支持版本為在2008年4月1日所推出Ubuntu8.04LTS(長期支持版),而使用者可以通過其船運服務來獲取免費的安裝光碟。使用者可由網站上下載光碟映像檔燒錄并安裝。
Ubuntu十分注重系統的安全性,其采用Sudo工具,所有系統相關的任務均需使用此指令,并輸入密碼,比起傳統以登入系統管理員帳號進行管理工作有更佳的安全性。Ubuntu亦注重系統的可用性,其設計為在標準安裝完成后即可以讓使用者投入使用的操作系統。舉例來說,完成安裝后,使用者不用另外安裝網頁瀏覽器、辦公室軟件、多媒體軟件與繪圖軟件等日常應用的軟件,因為這些軟件已被安裝,并可隨時使用。
Ubuntu計劃強調可達性和國際化,以便能為盡可能多的人所用。而其自5.04版本開始,已使用萬國碼(UTF-8)作為系統缺省編碼,使得來自不同國家的使用者可以看到對方的文字,而不會出現亂碼。
此外,Ubuntu的所有發行版本都免費提供。除了光碟映像檔(CD Image)可提供下載外,使用者亦可通過其船運服務來獲取免費的光碟。且不像其他大型Linux操作系統廠商,Ubuntu并不對“企業版”收取升級訂購費(意即沒有所謂的企業版本,人人所使用的版本皆一樣,使用者只有在購買官方技術支援服務時才要付錢)。
Ubuntu的發行理念強調盡量使用自由軟件,也為所有用戶提供從某個版本升級到下一個版本的方便的途徑。
自初始發行起,Ubuntu即提供一片安裝光碟與一片用來預覽的Live CD。在Ubuntu 6.06 LTS發布時,其將原來只用作預覽的Live CD更改為不只可以用來預覽,并且使用圖形接口進行安裝的光碟(即Desktop CD),而原來只提供文字安裝接口的安裝光碟則保留并改名(即Alternate install CD)。
在硬件要求上,Ubuntu需要256MB內存,并需要3GB的硬盤空間用來安裝。在檔案系統格式方式,Ubuntu缺省采用ext3檔案系統格式,但亦可選擇其他檔案系統格式。而在存取微軟視窗分區方面,其可以自由讀取和寫入FAT32檔案系統格式的分區,但是對NTFS檔案系統格式的分區則只可進行讀取,而不能對其寫入資料(但亦可通過自行安裝ntfs-3g軟件套件以達到讀寫NTFS分區的功能。而在Ubuntu里,可以經由Samba這個軟件來與其他操作系統進行資訊和檔案交換,功能類似Windows平臺上的網絡芳鄰。
Ubuntu有一個軟件包叫ubuntu-calendar。安裝后,軟件包會每月隨系統升級一起下載桌面壁紙圖像。其中部分壁紙為女性裸體照片,以致Ubuntu被幽默地稱為“*發行版”、“Linuxxx”與其他類似名稱。2005年5月,具有爭議的Ubuntu-calendar在沒有宣告下暫停發行。而2004年10月到2005年4月的月歷壁紙還可以在Ubuntu儲存庫中找到。
大致可總括如下︰
自由軟件 | 非自由軟件 | |
官方支持 | Main | Restricted |
不被官方支持 | Universe | Multiverse |
簡而言之,在Ubuntu里,安裝軟件的動作大多是經由apt-get這個指令或Synaptic這個工具來完成的,在該處可找到所有官方供應的軟件(不一定被支援),這與微軟視窗操作系統的情況很不同。在視窗里,使用者要安裝軟件,便要自行購買該軟件的安裝檔或執行檔(副檔名為.exe)或在網絡上下載,且要逐一尋找,而在Ubuntu里則可一次過完成大量軟件安裝,因為不論apt-get指令或Synaptic均可單次搜尋并大量安裝軟件。
而在缺省情況下,Ubuntu并沒有安裝防毒軟件,這是因為Linux受到病毒的威脅不大,但使用者可自行安裝ClamAV這套防毒軟件,其主要是用來掃描和清除可以感染微軟視窗的病毒,這在設有電郵服務器的電腦上作用較大。而Ubuntu缺省則安裝了iptables這套防火墻軟件,但卻沒有提供相關的圖形設定接口,使用者可自行安裝firestarter這套圖形接口的防火墻設定程序來進行設置。
私有版權軟件的采用
Ubuntu為第三方軟件設立了認證程序。雖然其主要采用自由軟件,但亦接納部份私有版權軟件,只要該私有版權軟件可以自由散發便可,Ubuntu會將其放于multiverse組件里。
而并不會隨Ubuntu發行的軟件包括︰
破解DVD加密的解密軟件DeCSS。
多媒體編碼與解碼程序庫,如Windows Media。
部份廣受歡迎的以私有版權形式發布的瀏覽器插件,如Adobe(合并前為Macromedia)出版的Shockwave(其沒有Linux版本)與Flash——其授權(EULA)禁止Linux發行版將其附于光碟或映像檔內發布,但Ubuntu將其置為multiverse的套件包(flashplugin-nonfree),其會自動由Adobe的網站下載Linux版Flash插件,并進行安裝。
ubuntu每6個月發布一個新版本,而每個版本都有代號和版本號。版本號基于發布日期,例如*版本,4.10,代表是在2004年10月發行的。下表列出了以前和計劃中的發布:
版本 | 發布日期 | 代號 | 臨近的主要更新 |
4.10 | 2004年10月20日 | Warty Warthog | |
5.04 | 2005年4月8日 | hoary Hedgehog | |
5.10 | 2005年10月13日 | Breezy Badger | |
6.06LTS | 2006年6月1日 | Dapper Drake | 6.06.1發布于2006年8月10日 |
6.10 | 2006年10月26日 | Edgy Eft | |
7.04 | 2007年4月19日 | Feisty Fawn | |
7.10 | 2007年10月18日 | gutsy Gibbon | |
8.04LTS | 2008年4月21日 | Hardy Heron | |
8.10 | 2008年10月30日 | Intrepid Ibex | |
9.04 | 2009年4月23日 | Jaunty Jackalope | |
9.10 | 2009年10月29日 | Karmic Koala | |
10.04 | 2010年4月29日 | Lucid Lynx | |
10.10 | 2010年10月 | Maverick Meerkat | |
11.04LTS | 2011年4月 | Natty narwhal | 首次在桌面版引入了Unity界面 |
11.10 | 2011年10月14日 | Oneiric Ocelot | Linux kernel v3.0.3,新版的Unity |
Ubuntu6.06LTS本來包括了GNOME2.14、Mozilla Firefox1.5.0.3、OpenOffice2.0.2、Xorg7.0、GCC4.0.3以及2.6.15版的Linux內核。2006年8月10日發布的*維護更新版本6.06.1,現在與其它較新的版本一同發布。
因為其較長的支援周期,Canonical宣布將繼續為Dapper Drake版本持續提供船運服務,及后之Edgy Eft并不提供,然自Feisty Fawn開始,再度提供這服務。
批評
Ubuntu雖然建基于Debian,但Debian的創始人Ian Murdock卻不滿意Ubuntu。其認為Ubuntu雖然是優秀的Linux發行版,亦促使了Debian的全球化,但因為Ubuntu并不是在Debian的基礎上作出改善,而是另建套件庫,使其與Debian出現不兼容的問題,所以其表示希望Ubuntu能與Debian作出更緊密的合作,使其成果可以為Debian所采用。
正式衍生版本
Kubuntu:使用和Ubuntu一樣的軟件庫,但不采用GNOME,而采用另一個非常普遍的KDE為其缺省桌面環境,好讓KDE愛用戶同時又想使用Ubuntu的人可以擁有一個較好的支援。
Edubuntu:是Ubuntu的教育發行版。這是為了使教育工作者可以在短于一小時的時間內設計電腦教室,或建立網上學習環境,并且可即時控制該環境而不用在家學習而創作的。
Xubuntu:屬于輕量級的發行版,使用Xfce4作為其缺省桌面環境,與Ubuntu采用一樣的軟件庫。
Ubuntu Server Edition︰其于Ubuntu 5.10版(Breezy Badger)起與桌面版同步發行。其提供了服務器的應用程序,如一個電郵服務器、一個LAMP網頁服務器平臺、DNS設定工具、檔案服務器與數據庫管理。與原來的桌面版本比較起來,服務器版的光碟映像檔體積較細,并且其對硬件規格的要求更低。若要運行服務器版,最少只需要有500MB的硬盤空間與64MB的內存便可。然而其并沒有任何桌面環境提供,使用者在缺省環境里只可使用文字接口。
這些專案與Ubuntu緊密相關,從2006年起,他們會與Ubuntu同步發行。
另外,馬克·舍特爾沃斯也承諾將制作Ubuntu-libre發行版,只使用自由軟件基金會認證過的自由軟件。然而自由軟件基金會官方已于2006年11月2日推出gNewSense作為只使用自由軟件的Linux發行版,其雖建基于Ubuntu,但并非Ubuntu官方分支。
非正式衍生版本
nUbuntu:專注于安全工具的版本。
Ubuntu Lite:為舊電腦而設的版本。
zUbuntu:為IBM zSeries主機移植的版本。
Ebuntu︰建基于Enlightenment0.17桌面環境并附有視窗管理員的Ubuntu修改版。
Fluxbuntu︰建基于Fluxbox桌面環境的修改版。
Gnoppix:這是基于Ubuntu Live CD而研制的以GNOME為缺省桌面環境的Live CD。
Dubuntu:這是中國大陸Ubuntu愛好者改進Ubuntu的版本,更好的支持中文,并且添加了更多軟件的Live CD。(目前已不再活躍)
hiweed Linux:Hiweed GNU/Linux桌面版基于Ubuntu GNU/Linux,適合中國的Debian新手和老手使用。Hiweed桌面是一份已經配置好的中文桌面,包括fcitx中文輸入法,stardict詞典,zhcon中文終端,ttf-simsun字體等等。Hiweed的目標是:免去新手的痛苦,節省老手的時間。
PUD(Penk's Underbred Distro)GNU/Linux:是臺灣人開發的迷你型自啟動運行和安裝光盤,它基于Ubuntu并帶有很多來自LAMPPIX及Damn Small Linux 項目的特性,它支持繁體中文(zh_TW)。它的主要目標是提供一份完整的Linux桌面并包含許多流行的應用程序和工具,同時保持小容量并易于操作。
如果ubuntu不是以wubi方式安裝的,那么卸載ubuntu時要慎重,不是直接刪除ubuntu所在分區這么簡單的,否則你會發現你的windows系統也進不去了。那是因為如果你安裝Ubuntu的時候將GRUB寫入到MBR,也就是/dev/sda,(如果你每次一開機就出現GURB菜單,說明寫入到MBR)。那么你卸載ubuntu的時候就將MBR重寫,去掉ubuntu的GURB。
正確的刪除ubuntu方法如下:
第1步,修復MBR
1.進入win7,下載個軟件MbrFix,放在C:\windows\system32文件夾中
2.點擊開始》所有程序》附件》命令提示符
3.在命令提示符中輸入MbrFix/drive0fixmbr/yes
4.此時已經修復了MBR,重啟電腦后會發現已經沒有了linux啟動選項,直接進入windows了
第2步,刪除Ubuntu
在Win7下,在計算機(Computer)上點右鍵->管理(Manage)->磁盤管理(DiskManagement):
有2個沒有卷標名稱(卷標名稱就是驅動器號,如C:,D:,E:,…)的主分區(PrimaryPartition)就是Ubuntu的分區,
主分區的窗口顏色是深藍色的。
其中一個是交換(Swap)分區,與機器物理內存大小差不多;另一個是root分區,大小和你分配給它的差不多。
分別在這2個分區上點右鍵,選擇刪除卷(DeleteVolume),刪除卷之后,分區窗口顏色會變為綠色,并合并為一個窗口。
如果你不想安裝Ubuntu,那么可以在這個未知分區上創建擴展分區,格式化,分配卷標,給Win7使用。
如果想安裝Ubuntu,那么刪除分區后就不要有任何操作了。